返回联盟首页|共产党员网
首页>党务公开

丰富活动载体推动社区党建工作 方式创新总结

【字体: 打印
2016-01-05 17:21

丰富活动载体推动社区党建工作

方式创新总结

 

  构建和谐社区,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加强社区党的建设。而要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就需要有效的载体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才能保证党的领导作用和核心作用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工作条件。硬件建设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是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的前提条件。可以采取财政出一点、党费拨一点、社区筹一点的办法,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对社区基础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强社区服务用房、文体场所等设施建设,拓展社区服务功能,保证社区服务工作环境。

    二是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关爱党员、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以“三关爱、三服务”为主要内容,即关爱党员日常生活、关爱党员精神需求、关爱党员成长进步;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服务、为满足群众客观需求服务、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服务,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形式。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要求党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专长在社区中选择相应的服务岗位,实行党员身份、承诺、服务岗位三公示,做到“零距离为群众服务,全方位为百姓解忧”。充分发挥党员在诚信经营、服务群众、帮贫扶困、回报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服务群众的新“亮点”,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推动党员为社区作贡献。在社区党员中,大力实施“强基创先”工程,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卡”、“党员联系户”等活动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同时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大力开展医疗保健点、家政服务点、家电维修点、文体活动点等建设,坚持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深入开展党员与社区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帮助社区内的弱势群体。还可以通过动员有识之士爱心募捐和辖区单位捐赠等形式,建立用于帮贫扶困的“阳光基金”,努力在社区形成“困有所帮,残有所助,孤有所抚,老有所依”的良好社会风尚,使社区居民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是以群体性文体组织为依托,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努力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精品。结合我区特点,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完善社区文体基础设施。动员社区单位支持建好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健身房等公益设施。吸纳社区各文体干部、专业教师及离退休人员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经常开展社区文艺汇演、知识讲座、演讲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把社区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简单的娱乐型向集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型发展。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思想脉搏,设计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吸引他们参与。通过组织全民健身综合运动会、社区广场双拥联欢会、拔河、篮球、读书比赛、组织健身交流会,努力在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楼院文化、老年人文化上出新,让社区居民通过演自己的戏、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既提高艺术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又提高思想觉悟,从而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吉阳区丹州社区党支部

                                                20151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