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未来五年国家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人社领域的核心任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民生保障一线的人社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把全会精神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实践的举措、服务群众的实效,在新时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勇毅前行。
一是要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上有新作为。全会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主题,而高质量就业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民生之本和稳定之基。当前,就业市场仍面临结构性矛盾与总量压力并存的复杂形势,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就业需求迫切。落实全会精神,要把就业优先政策落细落实。一方面紧扣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政企校三方合作,搭建产业园区、重点企业与劳动力资源的精准对接平台,通过劳务协作、专场招聘等形式,推动岗位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精准匹配,持续拓宽就业渠道。另一方面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重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传统技艺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让技能人才成为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主动下沉企业、校园、社区一线,用好用活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工具,不断提升就业帮扶的温度与实效,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二是要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上有新突破。社会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全会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部署,为我们兜牢民生底线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近年来,我国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参保率持续上升,但城乡、区域保障不均衡,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参保不够便捷等问题仍需持续破解。贯彻全会精神,要以编制人社领域“十五五”规划为抓手,推动社保制度提质增效,精准扩大参保覆盖面,重点做好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等群体参保工作。一方面强化社保基金监管,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守住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另一方面持续提升窗口服务质量,深化“互联网+人社”建设,减少证明材料,简化办事流程,实现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掌上可办”,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舒心,切实增强社会保障的可及性、安全性与便捷性。
三是要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上有新路径。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欠薪治理等问题面临新挑战,对劳动关系治理提出更高要求。落实全会部署,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一方面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探索创新“互联网+监察”模式,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违法解雇等行为,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另一方面持续推广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创新劳资沟通渠道,推动企业与职工在薪酬福利、劳动保护等方面达成共识,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规范化建设,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营造更加和谐的用工环境。
使命在肩,惟有实干。作为新时代的人社人,我们要始终坚守“人”字当头、“社”字托底的工作理念,以更高站位服务大局、更实作风履职尽责、更优服务回应期盼,扎实做好就业、社保、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人社担当!(作者赵辉系三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