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党建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党建

市民政局:党建引领强根基 民生服务暖民心

【字体: 打印
2025-11-13 12:00 三亚日报

近年来,市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用心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持续深化全市民政系统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取得新成效,让基层民政服务更专业、更精准、更有温度。

突出政治统领 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党组织

市民政局始终跟进新形势新要求新标准,着力推动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完成《三亚市民政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办法》等15项制度汇编,让制度执行更加严格,推动组织生活落实落细,日常台账日趋规范。

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与专项相结合”的督查指导机制,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帮带指导提升党支部工作整体质量,进一步促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目前已打造党支部规范化建设A级示范点4个。

结合“七一”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过集体政治生日等,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仪式感、庄重感。

全市民政系统累计组建党员突击队20余支,在防台风、救灾等“急难险重”时刻,第一时间集结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争作贡献,让党旗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与此同时,“三亚民政”公众号推出“我是党员”“同心抗疫”“灾后护城”等系列宣传稿件,充分展示广大民政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凝心聚力。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政局打造的“暖心惠民·勇争先锋”党建服务品牌,被列入第一批市直机关党建服务品牌。

强化党建引领 贴近群众办实事、惠民生、促发展

近年来,市民政局持续深化拓展“暖心惠民·勇争先锋”党建服务品牌成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办成了一批惠及群众的实事好事,使得民生保障更加精准有力——

健全完善“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强化对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监测、快速预警、查访核实、救助帮扶。截至2025年10月,三亚城乡低保对象比2024年底增加701人(涨幅15.42%),低保边缘家庭成员人数比2024年底增加669人(涨幅44.8%),扩围成效明显;

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逐步完善,4个社区入选2025-2026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单位,2025年省级民生实事事项高龄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项目完成率100%;

落实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办理流程更加优化,“无簿登记”精简材料50%,办理时长缩至20分钟,预约成功率超95%;

全面启动三亚湾婚姻登记处建设,旨在打造新人追捧的又一“爱情圣地”,让新人在碧海蓝天的见证下开启婚姻旅程;

……

一件件惠民实事“落地有声”,不断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近年来,市民政局深化提升乡村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有效促进乡村文旅的繁荣与发展,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以数字地名为牵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做法被民政部选入《全国“乡村著名行动”经验做法名录》,抓党建促业务成为全局党员干部的共识共为。

坚持正风肃纪 促进全市民政系统转作风优服务

市民政局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持续促进全市民政系统各领域转作风优服务。

打出整治“慵懒散漫”顽疾作风系列组合拳,对“躺平式”干部自查自纠中评定等次“优秀”“称职”“一般”等次的干部分别给予通报表扬、谈心谈话和批评教育;建立考勤月报制度、干部职工“工作周报”制度,采取工作清单抽检、晾晒等方式,引导民政党员干部职工履职尽责。

常态化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从群众办事和窗口经办两个视角出发,着重调研服务窗口流程“通不通”,办事群众体验“好不好”,政务服务质量“优不优”,并收集办事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需求,着力推动制度优化流程再造和服务能力提升,不断增强群众的体验感。

立足实际,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建立完善备案制度和卡折代管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人情保”“关系保”,保障救助对象的资金安全,进一步推动民政工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提质增效,以严实作风和惠民实效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持续拿出过硬措施,有力有序躬耕民生工程,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谱写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回应人民期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