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天一黑,这段路通行都得打手电筒,老人小孩晚上都不怎么出门。现在装了路灯,亮堂堂的,心里也踏实!”家住赤草村三组的村民王先生站在新安装的路灯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温暖的一幕,正是赤草村党总支部深化“民意清单”机制,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初心使命的生动成效。
崖州区赤草村三组至牛腊水库路段,既是村民日常下地劳作、农产品运输的“民生路”,也是周边群众夜间出行的“安全道”。然而,长期以来,该路段因未安装路灯,每到夜晚便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困境,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也成为村民心中的“揪心事”。
群众有所呼,组织有所应。今年8月,当村民通过“民意清单”意见箱等渠道集中反映这一诉求后,赤草村党总支部迅速反应,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网格员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路段实地勘察,详细记录照明盲区范围、村民出行高峰时段,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急难愁盼”,精准掌握实际需求,把群众的“呼声”转化为行动的“哨声”。
为尽快破解群众“出行难”问题,赤草村党总支部依托“民意清单”快速响应机制,主动对接崖州区住建局,积极争取资金与技术支持。崖州区住建局接到诉求后,立即安排专人到现场勘察,制定可行性路灯安装方案。经过紧锣密鼓的施工,该路段沿线共安装140盏路灯,覆盖全程约3公里关键区域。

▲路灯安装后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一盏盏明亮的路灯次第亮起,不仅照亮了群众的“脚下路”,更点亮了村民的“心中灯”,让安全感、幸福感在夜色中持续升温。“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号角,我们提的问题,村里不仅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更实实在在解决到了点子上!”村民们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着对党员干部的衷心认可,也彰显了“民意清单”机制的民生温度。
“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真切。”赤草村党总支部书记董理介绍,今年以来,村党总支部以深化“民意清单”机制为抓手,通过设立“民意意见箱”、召开“民情恳谈会”、开展“敲门走访”等多元方式,全方位畅通民意收集渠道,推动民生事项办理“提质增速”。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结55件民生实事,在基础设施维护、人居环境整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领域取得扎实成效,让“为民服务”的答卷更有厚度、更有温度。